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民资讯 > 人民资讯 > 正文

2015年重庆整体跨入现代化 薄熙来谈“四大目标”(2)

www.peopletop.com.cn(2010-11-18)来源: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消息:四大愿景

  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

  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

  居民有充分的幸福感

      西部开放“窗口”和统筹城乡改革的“先行区”

  如果重庆能真正成为“不塞车”的城市,那就小中见大,为市民和四面八方的朋友办了一件大好事

  薄熙来说,到2015年重庆要实现“4大愿景”,即把重庆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居民有充分的幸福感、西部开放“窗口”和统筹城乡改革的“先行区”。

  薄熙来说,重庆虽是一座名城,但体量、能量与我们差不多的城市还不少,从经济地图上看,我市不少数据都排在10位以后。我们要实实在在提升城市的档次,将主城形成千平方公里的科学框架、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建成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环境要比肩京津沪。当前,重庆主城正从500向1000平方公里拓展,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不能搞摊大饼式的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精雕细琢搞好建设。

  薄熙来说,未来5年,要按照“十年种出百年树”的进度,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城市和谐稳定,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约50%,“黄赌毒”现象基本消除,市民安全感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高到3000公里,达到欧洲发达国家水平。铁路运营里程提高到2300公里,基本实现“8小时出海”。市内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提高到200公里,贯通主城9区,要用轻轨将新建的主要公租房片区连接起来。

  薄熙来说,主城“不塞车”这个指标看似不大,其实难上难,好多大城市可望而不可及,成为百姓的一大烦恼。如果重庆能真正实现,成为公认的“不塞车”的城市,那就小中见大,为市民和四面八方的朋友办了一件大好事!城市管理也要表里如一,不能大马路、主干道上宽宽敞敞、漂漂亮亮,小巷子里却摆摊儿的、停车的乱糟糟。咱重庆人要争口气,不光要把大街改造好,还要把背街小巷管起来,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落落、整洁有序,让人们走到哪儿都满眼清净,找不到毛病,这才叫水平!

  10件民生大事,务必一条一条落实好。这些都是善事、好事、积德的事,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分

  薄熙来说,要使重庆市民有充分的幸福感,今后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基尼系数代表着贫富差距,目前我市是0.42,我们要想办法降到0.35。城乡居民收入比要缩小到2.5:1左右,以人均GDP衡量的“圈翼”差距缩小到2:1左右。保证130万留守儿童每人每天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个鸡蛋,有营养午餐。今后5年还要下更大功夫,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落实好医疗、教育等问题。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让500多万城乡老年人老有所养。要让老百姓享受到西部地区便宜敞亮的住房、优质的教育、充分的就业和全面的社会保障,幸福指数居全国前列。要使市民有充分的幸福感,关键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幸福感。

  薄熙来说,“十二五”期间,一定要把“民生10条”做实。10件民生大事,件件关系重庆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务必一条一条落实好。这些都是善事、好事、积德的事,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分!民生之事还是个水涨船高的事,永无止境,“十二五”期间不仅要把“民生10条”件件落地,还要不断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这才算好干部!

  今后5年,还要放开视野,把对外投资这条路走得更宽、更好,走出重庆对外开放的又一条新路

  薄熙来说,“十二五”期间,要把重庆建成西部开放“窗口”和统筹城乡改革“先行区”。年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年对外投资超过60亿美元。“走出去”投资天高地广,大有文章可做,在这一点上,重庆与东部沿海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国家外汇储备雄厚,“走出去”有充裕的资金保障,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世界各地也都欢迎。今年,咱重庆就干了几件大事、好事,一年对外投资50亿美元,很成功,一步走到了全国前列。重钢收购澳大利亚铁矿;博赛集团收购铝矾土矿及其加工厂;机电集团收购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粮食集团购买了大宗肥沃的土地种大豆。今后5年,还要放开视野,把对外投资这条路走得更宽、更好,走出重庆对外开放的又一条新路。

  “五个重庆”,既是让老百姓爽心悦目,也会产生“不尽财源滚滚来”的效果,为后代造福,我们的子孙100年后都会受益

  薄熙来说,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五个重庆”,打造有魅力、有后劲的直辖市。“五个重庆”就是城市的综合人居环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品位,也代表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森林重庆”讲自然生态,“畅通重庆”讲交通物流和市民出行,“健康重庆”讲人的身心状态,“平安重庆”讲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宜居重庆”讲居住条件。

  薄熙来说,“五个重庆”也是投资环境、商业环境。“花园城市”新加坡,以其弹丸之地吸引了全球600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落户。昆山通过改善城市综合环境,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聚集了全国2%的外资和3%的外贸。建设“五个重庆”,既是让老百姓爽心悦目,也是形成集聚要素的强大“磁场”,产生“不尽财源滚滚来”的效果,为后代造福,我们的子孙100年后都会受益。

  薄熙来说,“五个重庆”建设以来,咱重庆人已干成了不少事,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大幅增加。据调查,去年市民生活满意度达到了89%,落户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也从2008年的90多家增加到160多家,跃居西部第一。全体市民对“五个重庆”高度赞同、踊跃参与,已呈现出人人共建共享的可喜局面。相信再过5年,重庆又要被人刮目相看了!

  小平同志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这次全会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薄熙来说,今后5年,要用更大的力度落实“民生10条”,缩小贫富差距。抓好民生,就是为人民服务,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最早的誓言就是“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强调:“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一定要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以人类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做大了经济总量,但要注意贫富分化。我市就有14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60多万城镇居民吃低保。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这样社会就稳定了”,小平同志的话语重心长。这次全会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重视分好“蛋糕”。只有“蛋糕”分得合理,分得公平,大家才有积极性,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薄熙来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把生产关系调整好,就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搞好收入分配,实质就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只顾做大“蛋糕”,不管分好“蛋糕”;而应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重视分好“蛋糕”。有的同志认为,总得做大了“蛋糕”才能分“蛋糕”吧,不做大“蛋糕”,怎么分呢?其实,如果“蛋糕”分得不公,做“蛋糕”的人本身就没有积极性,这个“蛋糕”就永远做不大。只有“蛋糕”分得合理,分得公平,大家才有积极性,蛋糕才能越做越大。在这方面,有的同志有个“潜意识”,认为先要把经济发展起来,挣了钱,才有条件去改善民生。怎么挣钱呢?怎么发展经济呢?那就有什么办法用什么办法,就只重效率,忽视公平,甚至不择手段,也就逐渐扩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很难顾及中低收入群众的利益,其结果是一些地方社会的两极分化。这个现象很令人担忧。

  薄熙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在生产力中,最具活力和推动力的因素是人,必须让人本身有生产创业的积极性,生产力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才有积极向前的动力。我们说改革开放是动力,其所以是动力,是因为它们能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终的生产动力还是人民群众,正像毛主席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生产分配关系,调动全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也正是“三个代表”的科学阐释。

  有些人说重庆“穷”,其实也是“一攥一把油”啊,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把这些钱挤出来,多给中低收入群众改善改善

  薄熙来说,现在咱们国家已是家大业大,重庆的财政也有了很大改善,真正想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其实并不缺钱,但往往缺的是勤快人、明白人。我们有些干部,一是官僚主义,懒散;二是糊涂,不懂专业。多一些勤快人、明白人,不知道能多干成多少事。中国现在有多少钱呀,市场上有多少机会啊,该干而没干的事太多了,包括社会上的游资多得不得了,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办事勤快,就能为老百姓办更多实事、好事。干成了这些事,不仅老百姓高兴,我们自己也长本事,而且是越干越高兴,越干越有信心。有些人说重庆“穷”,其实也是“一攥一把油”啊,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把这些钱挤出来,多给中低收入群众改善改善。我们党和政府干什么,不就是干这些吗?

  薄熙来说,“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根据中央五中全会的要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保把基尼系数降到0.35左右,使50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脱贫。这是我们未来5年一个硬碰硬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办到。这其中有三条措施。一是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增长机制,要由现行的两年一调改为一年一调,使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同步。二是提高社保覆盖面和标准,让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有保障。三是提高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坚持民生财政的方向。“十二五”期间,财政要继续向民生倾斜,照顾好穷人、老人和孩子。(责任编辑:海浪)<--page_info=3_2_2663208-->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