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民资讯 > 正文

坚持特色教学 打造满意教育——榆林市高新区第三小学创办特色教育纪实

www.peopletop.com.cn(2017-04-14)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榆林市高新区第三小学是2013年创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教学设施按国内一流标准配置,设有校园电视台、录播室、信息室、语音室、舞蹈室、综合实践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等部室,建有独立网站、公众微信平台、完备的校园网络以及触控一体机交互式教学系统,实现了数字化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目前,学校拥有22个教学班,80名教职工,1000多名学生,其中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级教学能手5名、市级教坛新秀9名、区级教坛新秀3名,学历合格率100%,教师平均年龄30岁,是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队伍。
  书香校园营造特色教育环境
  走进榆林市高新区第三小学,无论是干净整洁的校园、热情礼貌的师生还是充满文化气息的走廊,都让人眼前一亮。校长薛志兰告诉记者:“我们学校跟孩子的家长一样,都是在尽最大的努力,用有限的资源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最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诚然,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导向、激励、育人等功能,它是一种无声而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每时每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高新三小立足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注重美化楼体墙面,以热爱家乡、胸怀祖国、崇尚科学、走向世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学问思辨行的学习境界来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新三小设计出了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家乡美,榜样就在身边”、“劳动创造美”、“科技引领未来”等标语以及四座分别以春夏秋冬为背景的楼梯成为学生们的作品展示平台。校园楼柱上悬挂着中外儿童名著介绍,为学生们营造了浓浓的读书氛围。校园北角是“梅、兰、竹、菊宣传长廊”,分为学校简介、师生光荣榜、课改前沿、师生作品、安全教育等十多个专栏,中央图书楼正中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此外,学校充分利用花坛种植农作物、蔬菜、花卉等,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过程,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思物力维艰”的道理。
  学校始终坚持“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经典诵读成为该校的教学特色,通过晨诵、午学、暮省、主题阅读打造书香校园,形成家校结合系列读书活动。即1—2年级读《十万个为什么》,3—6年级读《少儿百科全书》,选读学生交流书籍和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1-6年级开展师生、亲子、家校经典诵读活动。同时学校启动“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定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真正让学生养成阅读好习惯,好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高新三小将点点滴滴的特色教育汇成涓涓细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断地沁入学生的心田,引导孩子向真、向善、向美。
  社会实践打造特色教育新亮点
  作为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近年来,榆林市高新区第三小学特色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创造了一个新的示范,被榆林市高新区教育局授予“学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圈养式的学校教育模式已不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爱好、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是一个关键性的教育环节,应该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薛志兰在谈到该校的特色教育理念时这样说道。
  为了让学生体验军队生活、进行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自理能力,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我是一个兵快乐进军营”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榆林武警支队的官兵们和师生们热情互动,同学们为自己的教官佩戴了红领巾,战士们向孩子们展示了他们日常训练内容。威武挺拔的军姿,整齐划一的动作,深深影响着孩子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孩子们分列队训练,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摆臂有劲、踏步整齐,果真有“小小兵”的样子。武警支队还安排孩子们参观战士们的宿舍、训练场地、学习室、阅览室、荣誉室等,那整齐的内务布置和有序规范的管理深深地感染着全体老师和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一年级同学第一次体验了自己打饭、自己刷碗、叠被子,进一步了解了部队的优良传统,接受了全面的国防教育,开展与军人零距离亲密接触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养成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薛志兰说,这种教育实践活动每个年级的小学生每年都会参加。通过这一系列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身体素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能力。
  学校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组织带领学生参观榆林步行街,参观“六楼骑街”、“南塔北台”,激发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欲望,让孩子们能以自己的家乡为骄傲。走进矿区参观煤炭样本的采集化验、开采输送及矿工日常生活状况,让学生体会工人工作的辛劳,并了解家乡拥有的矿产资源。此外“爱粮节粮,从我做起”社会实践活动、“用爱点燃无声世界”走进特殊学校爱心互动活动、走进大型公益电影拍摄现场等外出活动都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创新教学激发特色教育新动力
  繁花满树更需砥砺前行,在教学过程中,高新三小的老师们不断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活教学的内生动力。教师根据教材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找准知识传授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榆林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小学生的文化课门类多、作业重的问题,高新三小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薛志兰看来,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就是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这种学以致用的状况是教育工作者最愿意看到的。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高新三小形成了针对学科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梅、兰、竹、菊”小组建设捆绑式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评价手册,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薛志兰,在谈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说:“小学教育是每个人进入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周期最长,也正是孩子身体、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我们教育一定要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教育规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根本,在学习中形成‘学问思辨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问思辨行”能力贯穿在高新三小各个年级的教学中,学校严格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课堂创新能力,老师从一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避免学生走上机械学习的道路,灵活掌握学习方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书香校园里健康成长。
  学校是一个造梦的地方,而基础教育则是孩子们梦的开始。正如薛志兰在校长寄语中说的那样:“孩子,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走进高新三小的校园,你就是高新三小大家庭的一员,每一位老师会用爱心和智慧呵护你,领着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你感受师爱无痕、感恩无限、友谊无价、学习快乐无比。”
编辑:西部新闻网宝鸡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