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民资讯 > 正文

吴万哲: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

www.peopletop.com.cn(2018-01-03)来源:西部新闻网
  在举国上下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入新时代、迎接新使命、迈向新征程”之际,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文广局主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创作无愧时代影视作品”高研班,聆听了省局领导、专家学者、创作者畅谈学习体会、高度论述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的讲话、讲课,提出“新时代文艺实践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观念和认知已大大有别于前人,我们要拥抱火热新生活,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写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无愧时代的影视作品”的伟大号召,倍感激动。我是1986年中央电视台在家乡拍摄上下集电视连续剧《麦客》时接触到影视剧本的,此后坚持习作,断断续续几十年,曾拍摄电影3部、电视剧1部、微电影10多部、栏目剧200余个,有5部微电影在全国、省、市获奖,但却一直在迷茫和困惑中坚守与跋涉。说心里话,过去还能坚持学习中央重要文件,这些年政治关注得少了,这也许是作品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领导、专家的讲话对我触动很大,会后我又系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论著,使我有振聋发聩、拨云见日之感,我不由在心底说,十九大精神将给我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我在新时代有更大作为。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历史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和《十九大报告》关于文艺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完整体系。在这些光辉文献中,总书记通过对历史逻辑深刻把握和对当前文艺现象、问题的敏锐洞察分析总结,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使命、目标和任务、原则和要求以及文艺创作该“做什么”与“如何做”的问题,描绘了新时代文艺梦想的蓝图,擘画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未来,是时代坐标,是党心凝聚,是民心承载,是繁荣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文艺工作者要时刻和党的召唤、国家命运紧紧相依,才能写出好的作品。火遍中国的《战狼》总策划李洋把这叫“看大盘”,他说“炒股要看大盘”,写作也要看“大盘”,用以判断作品的“安全度”,这对不管任何门类作品的创作者无疑有警世钟的意义。
  新时代文艺特征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点:
  (一)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总书记这些思想,前者回答的是“该不该”走“人民的文艺”之路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怎样”走“人民的文艺”之路的问题。对微观创作来说,就是要创造性地将“不忘初心”、“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艺术化地落实到文艺各个层面,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扩大到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各个环节,使文艺真正成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鼓手。
  (二)厘清模糊的文艺理论,坚持四个讴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本是文艺的基本属性。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艺思潮涌动,“大众文艺”娱乐化,“小众文艺”西洋化,失去了“事物根本”,脱离了“人民群众”现实。十九大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对于文艺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厘清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智慧思想、中国贡献对文艺的理论价值。从理念到规则,从路径到方案,从指导思想到作品创作,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形式、全新的手法,反映全新的生活,表现全新的时代风采。也就是要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讴歌”,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三)坚持文艺的现实性品格。“抓住事物的根本”,“掌握人民”真正需求,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鞭挞,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时下一些人一提起“现实主义”似乎只有“批判”二字,其实从《诗经》时代起“颂”一直就是社会文艺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将主要社会矛盾定论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还沉湎于“阶级斗争文艺”、“改革开放文艺”,还用过去的思维方式去关照、去发抒、去创作,人民能接受吗?文艺的现实品格,要求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文艺“坚守真理、传承文明的继承性”、“与时俱进、引领未来的创新性”、“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和“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的科学性”,在理想主义思想光辉照耀下,开创新时代现实主义和新时代浪漫主义文艺的广阔道路。
  时代是思想之母,作品是思想之果。有专家说十九大报告思想、理论之深精,提法、名词之创新,令许多专业人士也惊目匝舌;也有创作者说,新时代新生活之发展、变化、丰富,“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下大气力学习,要研究“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方略”。特别要深入生活,拥抱“火热生活”。文艺创作必须投身人民“火热的生活”之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这也是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曾经的创作心得和厉声疾呼。一个文艺工作者,一旦离开了人民的“火热生活”,其实意味着的就是失却“源头活水”。就我多年的创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深入生活的创作与坐在家里冥思苦想的创作有着天壤之别。深入生活、洞察生活的创作是血肉相连,有真情的冲动,有发“个个胸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创造的可能。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
  坚守人民之初心,勇立时代之潮头,抒发思想之先声。学习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艺术理想要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昭示更美好的未来,为民族描绘更辉煌的明天。我在努力,我在行动,力争写出无愧时代的佳作。
  2017、11、17夜初稿止园饭店一号楼510,2017、11、22改定于宝鸡陋室。
  吴万哲,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政工师、三级编剧职称。中华作家协会、中国影视文学协会、中国编剧协会、陕西戏剧家协会、陕西编剧协会、陕西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宝鸡作协、戏协、职协、炎帝周秦文化协会会员,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杂文散文家协会主席,当过教师,从过政,任过县委督察员、宣传部副部长,搞过企业政工,当过杂志编辑、记者,有影视及各类作品300万字,拍摄电影3部、电视剧1部、微电影10余部、栏目剧200余个,企业专题片数十部,报告文学、散文百余篇,《燃烧到最后》、《难忘的跪拜礼》,微电影《墨宝》、《追梦》、《新生》、《生命的托举》、《寻根》,喜剧小品《灭鼠》、《山妹》等40余次在全国、省、市获奖,荣获“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市“优秀文艺创作奖”,享受宝鸡市政府劳模津贴。
编辑:西部新闻网宝鸡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