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安)直至“新常态”这个词横空出世的时候,那些看似散乱的不寻常的“点”已愈发清晰的连接在一起,勾画出一个新时代的轮廓。在这个全新时代里,我们迎来的不仅是经济的“新常态”,更是政治的“新常态”,一方面我们既要重新认知当前的经济形势,另一方面更要重新理解现下的政治环境,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一切惯例可能都会被打破,一切新规都要重组。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干部如何作为才能引领新常态,成为值得探讨并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新常态”是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主要是针对经济方面阐述的,但实际上却又绝不只限于经济一个领域。如其中涉及到的向改革要动力,要求简政放权,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这些都不能不涉及到政治领域。十八大以来,现实的政治情况与之前相比,客观上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深入反腐等新特征。
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新常态下,部分党员干部饱受诟病。一方面,从严治党全面铺开,老虎苍蝇的丑陋事迹见诸报端,给广大优秀党员的形象蒙了灰。部分干部忽略了自己作为“旗帜”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在群众心中是代表着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另一方面,新常态对于不少党员干部来说,法治的完善意味着各种隐形收入的减少和规范,工作更加切合实际,责任更加重大,各种“当官不易”的言论在广大党员干部间泛滥,“为官不为”成了避风港,中国的政治信任度正在受到严重侵蚀,公信力降低。
新常态意味着新思路、新任务、新标准和新规矩,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当前最迫切的就是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所谓大道思远,谋定而动,那么,对于这种政治“新常态”,党员干部应如何理解和把握呢?
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基础工程,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时刻都不能放松。一方面,基层干部要系统学习理论基础与岗位职责,另一方面还要对政策学懂弄通。只有理念领先,才能打破惯性思维,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获得改革创新的更大勇气,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节奏迅速提升工作水平。
严于律己,务实求效。基层干部需以钉钉子的精神反“四风”,始终贯穿整风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坚决防止搞形式、放空炮、走过场。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实行基层廉政谈话制度和党员干部问责机制,深入整治基层干部“慵懒散拖”、“吃拿卡要”等问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长效化,提振干事精气神。
做好本职工作,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今时不同往日,基层干部要彻底摆脱过去那种“唯GDP”的思维,不再纠结于高速增长,不热衷于只装点门面的政绩工作。消除等待观望的心态,摆脱为官不为的状态,要做到凝心聚力,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事无大小巨细,以高度责任感和高标准的要求来完成。
深入群众,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基层工作就是群众工作,与老百姓近在咫尺,基层工作做得如何,群众都看在眼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的法制观念正在逐步转变,法律意识也在进一步增强,维护自身利益的观念更强。基层干部要不怕行走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要敢于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多讲“大实话”,多讲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真话实话,利用多种途径,问计于民,真情倾听群众心声,真正体察到群众的安危冷暖,真正发现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坚持多办实事,为民解忧。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新常态,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积极认清形势、适应形势、驾驭形势。要“转”,使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紧跟时代步伐;要“变”,在作风、精神、能力上积极适应新要求;要“干”,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以开拓创新、知难而进的智慧和勇气,肩负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责任,从自身做起,在本职做到优秀。(作者系《新丝路》杂志社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