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肖云儒:喀什与亚兹德,生土民居的两个logo(再走丝路之十八)

www.peopletop.com.cn(2016-11-12)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文/肖云儒)万里行车队披着波斯彩绸似的夕阳,驶进了伊朗中北部的古城亚兹德。亚兹德城地处戈壁深处、沙漠边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伊朗拜火教的中心。千年圣火今天依然在雄鹰展翅的狮身人面图腾前熊熊燃烧。
  
  这座古城千多年来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古建筑遗址保留十分完好。城内几乎没有高楼大厦,很多居民依然住在古代留存下来的民居之中。在急剧现代化的今天,能够看到这么集中的波斯古民居,而且能够看到古民居和现代生活的无缝融接,实在难能可贵。我感觉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鲜活体验。
  在我的印象中,由丝绸之路几条线贯穿起来的亚欧大陆的北暖带上,民居建筑在材质上大体上分为三个板块:东亚主要是砖木建筑;中亚、中东主要是生土建筑(生土者,未经烧制之土,有别于砖、陶、瓷的原生土也);西亚、欧州则主要是石材建筑。北暖温带以北如西伯利亚,以南如印度、印尼,由于气候差异过大,当然不在此列。
  
  由砖木建筑到生土建筑的过渡,其实从中国西部已经开始。我老家在長江下游,年轻时到西部生活,鲜明地感觉到了这个过渡。老家的民居大都是砖墙木柱,屋顶扣着双层瓦。到了关中,出现了胡基(泥坯)墙、砖包胡基墙、还有“椽帮堰”墙体,即用木夹板将黄土夯实,层层垒上去筑成。我曾担心这类墙会塌,那是因为不了解黄土的黏性。关中屋顶的瓦也变成了单层,我也曾担心这样会漏雨渗水,那又是因为不了解西部的降雨量小,最多只有南方三几成的缘故。
  再由丝路往西、往北走,长城塞外,河西走廊,新疆一带,就大量出现了用谷草作筋的泥皮土墙。屋顶上也没有了瓦,只要留好流水檐,抹一层谷草泥皮也就行了。这也便是我们在中亚中东各国,尤其在喀什和亚兹德看到的生土民居建筑群。
  
  伊朗的亚兹德和中国新疆的喀什老城,可以说是生土建筑群的双子星座,是生土建筑艺术的两个logo。
  
  公元前128年,从大月氏返回的西汉时,张骞来到了喀什,即当时的疏勒国。他惊奇地发现,疏勒城居然同中原的城镇一样,有很像样的街道和店铺。张骞的见闻被写进了《汉书·西域传》。从汉朝的“疏勒国”,到唐朝的“伽师城”,古代喀什成为丝绸之路上最繁华、也最具诗意和传奇色彩的城市。而喀什民居的点睛之笔,就是这里的老城,保留着中亚现存最古老的生土民居建筑群。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
  十多年前,我去喀什参观老城社区,说一见倾心还远远不够,简直就是一见钟情!那一片沧桑古老的建筑,如同一片土黄色的波浪,高低错落绵延,被现代的高楼大厦包围着,好像一下子从21世纪穿越到了《天方夜谭》风景情境之中。老城东北角的一块高崖——阔孜其亚贝希巷,当地称为“高台民居”,有600年以上的历史。触目可及的是斑驳的土黄、深棕、浅褐,建筑材料全用的是生土、土坯和白杨木,布局随意自由,巷子狭小幽深。沿着它们走下去,便会有听不完的故事,看不尽的人生。
  
  不由得想起一位建筑学家的话:“喀什老城代表了一种天真的建筑美学,它的自然本色,是建筑艺术最为朴素的一种表达形式。”在缺少雨水的沙漠地区,这些房子冬暖夏凉,显示出独特的生态适应性。
  
  对比鲜明的是,这些民居外表的沧桑和院子里的美丽温馨。每个院内都别有洞天:葡萄架、无花果树和各种鲜花令院子显出兴旺的生机,葡萄架下的大床上铺着鲜艳的毡毯,雕花回廊连着客厅和卧室,服装鲜艳的妇女围坐一起,边做针线活边聊天,孩子们在打闹嬉戏。



 
  阳光在土巷中忽明忽暗,我独自一人在在迷宫般的小巷中穿行了整个下午,有意兜圈子,有意迷路,在回还往复,羁留盘桓中度过。从那错落多姿的天际线,从那依地势而形成的梯层结构,从那为了安全也为了亲和勾肩搭背靠在一起的房舍,从为了防禦酷热而结构的地下通道和房屋,为了扩大生存空间而形成的盖着天棚的双层道路和多层居所,我是那么具体地感受到了,老城人在对自己家园世世代代的经营中,早巳经将一个实用的生存空间升华为了一个艺术的审美空间。其中不但结晶着维吾尔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工匠精神和创造精神,也结晶着他们不息地追求人生品质、提升生活审美境界的梦想。
  
  我的朋友、西安建筑科大刘克成教授设计的仿生土建筑---大唐西市博物馆,怪不得在国际上得了大奖,这与建筑师刘克成先生追求民间建筑的质朴之美和当代整个建筑界的追求相契合有关,肯定也与克成有一段新疆生活经历不无关系。
  
  我们入住于亚兹德地下宾馆。通向宾馆的路是窄窄小小的寻常街道,车队先停在一个有围墙的操场上,人步行,小拖车把行李拉到宾馆。这是一家由古堡改装成的宾馆,有着古老而粗笨的木门和窄小的前厅,然后就是
一个台阶,将你引进地下巷道。不想曲径通幽,地道一拐弯,面前豁然开朗,竟是一个地下大厅。大厅透过天棚采光,这才是宾馆的公共空间,白天是咖啡吧,晚上可从开文艺派对。还有一只灰白毛羽的大鹦鹉,用英语向路过的人问好。


  而我的房间还在紧里面---地道将你又引进一座大厅,在大厅尽头的一个洞穴中。每个床位上方都有一个不明就里的箭头,请教导游方知那是给信奉伊斯兰教的客人预备的。箭头所指,就是麦加的方向,他们每天要朝着麦加做礼拜。店家怕他们在这迷宫中找不着北,才专有这样的标配。宾馆所有的通道狭窄到只能一人通过。巷道与大厅四周的墙上,摆设着各种波斯文化旧物,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气氛。
  
  宾馆大约有三十几个房间,每间的格局和装修都不一样。据说当年将古堡改建旅馆时,房东顺势而为,建成了这样的地下迷宫。亚兹德地处沙漠,干旱酷热,居民住所内部基本都低于地面,为的是冬暖夏凉的效果。
  
  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述这种建筑呢?中国人抗击日本侵略者开挖的地道战网络?基督徒为逃避伊斯兰大军围剿而挖空土耳其格莱美山体的穴居之地?上世纪煤矿的地下巷道和掌子面?或者干脆就是人类学习蚂蚁穴居创造的仿生作品?⋯⋯怎么说都有点像,又有点不像,因为在这里丝毫没有对抗、争斗和辛劳,有的是休憩、安详和恬适。最确当的表述我想还是:这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天方夜谭》月光宝合!
  
  这个地下宾旅馆其实就是亚兹德民居建筑的一个代表性作品。由于它的魅力,等不及明天,便央导游领着我们在夜色中倘佯附近的街巷。
  亚兹德民居真有特点,真有民族智慧。巷道无规则的纵横延伸,却又在随心所欲中显出布设的精心。地坑的屋顶上遍布拱状横梁,既能釆光通风,又可抵挡烈日纳凉。你从陋巷步入黃泥草坯的屋内,想不到简朴所掩映的竞是温馨与富丽。当然,这些建筑现在也可能有了革新,也许墙中暗藏钢筋,只是保留了外表的古朴。这正说明,一种建筑审美理念一旦被民众接受,它会比建筑的物质材料寿命更长,更有生命力。
  
  街巷的古兰经堂里,晚课正在进行,男女分开在两个窑厅中听阿訇讲经。而在经堂的拱顶上则开了一家半露天的酒吧,穿着时尚的年轻人要了饮品在那里观尝古城夜景,闲聊天。晚风时不时送过来他们的笑声和絮语。
  
  第二天一早又去参观了风塔和坎儿井,这两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风塔和坎儿井,是中亚、中东一带民居䢖筑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以朴素的原理和设施解决了炎热和缺水的问题。
  
  “风塔”是一座座土楼,通过四面的风洞给居室排风。以“风塔”通风降温,又以风塔旁粗陋的木棍来发挥减震及水漏的功能。
  
  每所民居的风塔下面都建有水池,水池暗通坎儿井。风水结合,造就了一个天然的空调,恒定着室内的温度。这里夏天室外可达四十度以上的高溫,室内则凉爽宜人。亚兹德人的聪明才智让这座沙漠腹地的城市成为绿洲,成为独树一帜的风塔之城。
  
  坎儿井不但浇灌土地,也可以为居民服务。在这里的街头巷尾,很容易找到象山泉般凉甜的饮用水和洗手用的储水器。饮用水龙头朝上,洗手用水则龙头朝下,区分很清楚。
  
  坎儿井、风塔在中国天山南北也有,这几年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比起他们来明显落后了。这也许与前几十年的闭关锁国有关,也许与一些世界组织对中国的偏见有关,不管什么情况,它启示中国人应该更加自觉地从世界文明的总格局中来定位自己,抓紧舆论,落实行动。当然,谁给人类文明宝库增添瑰宝都是大好事,我们真诚地为伊朗人民高兴。
  
  作家琼瑶说过,她喜欢冬天,因为可以去寻找温暖。我想说,我们也应该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激扬人类追寻和捕捉凉爽的智慧。(2016年11月12日奔赴印度途中)

编辑:西部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