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易俗初心映百年

www.peopletop.com.cn(2022-06-24)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三秦讯(王德华)立秋过后,几场连阴雨将古城西安从热似蒸笼的天气里一下子带入深秋,伴随着一阵阵凉爽的秋风,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街上游人逐渐多了起来,最为耀眼的是钟楼附近的易俗社文化街区改造刚刚完成,它以全新的面貌横空出世,以娇美的姿态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们驻足观赏。



 
      “百年老店”放异彩
 
    这是一个以一百一十年文化活化石易俗社为核心,投资20多亿,由西安市政府所辖曲江新区管委会打造的文旅高地。易俗大剧院、易俗博物馆、中国秦腔博物馆、露天剧场、钟楼书店等被老字号商业街紧紧相连,历史与现代握手,文化与商旅相融,共同形成了新西安的文化名片。

 
    距离这里仅有几百米,有一个地标性建筑西安钟楼,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如果时间向前推移二、三十年,与易俗社相继成名的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等秦腔院团就分布在钟楼附近,假如不曾被卷入大拆大建漩涡之中,而是碰上了大手笔改造,今天又会重新矗立在位于市中心的钟楼两旁,可惜它们已经被开发商拆的片瓦不留。
 
    易俗社是个幸运儿,现如今它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大剧院齐名,在古老的大剧院里号称世界第三,对于民族戏曲的贡献非同一般。
 
    在世界文化艺术大家庭,戏曲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瑰宝,在戏曲领域,秦腔可谓开山祖师。它开创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腔体的结构方法,开创了戏曲剧本分场结构形式,开创了梆子腔系统的先河,促进了戏曲表演艺术进一步综合发展。
 
    和其他戏曲一样,秦腔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成熟、改良与繁荣振兴时期,具有一百一十年历史的易俗社规模巨大,影响力最为深远,艺术人才济济,所有资料保存的最完整。
 
   “古调独弹”百余年
 
    易俗社文化博大精深,耐人寻味,其百年历程充满了艰难曲折,有博物馆为证。
 
    时间追溯到一百一十年前的1912年,中华民国刚刚成立,随着文化改良运动的兴起,陕西同盟会李桐轩、孙仁玉等163人发起成立了易俗社。无独有偶,五年后的中国共产党成立,日子也是7月1日这一天。
 
    易俗社最早叫易俗伶学社,将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推动社会进步作为宗旨,其体制仿效共和制,“嫣然一个小中华民国”。就连早期的学员名字也和“中华民国易俗”相关联,像刘毓中、陈妙华、王天民、闫振国、杨天易、杨令俗等代代秦腔名家举不胜举,起名均有讲究,这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实属罕见。
 
    不同于一般戏曲班底的是,易俗社在强调专业训练的同时,十分注重文化教育,它将教育大任扛在肩上,百余年来培养人才达千人之多。培养弟子,教化于民,寓教于乐,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与世风民俗的进步,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功不可没。
 
    易俗社的艺术成就是不朽的。成为我国第一个把戏曲训练、培养艺术人才、文化教育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的艺术团体,时至今日创作的剧目近千本,无疑是秦腔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高等学府”。
 
    秦腔艺术里有多少个哥德巴赫猜想,生旦净末丑为何常演常新被群众喜爱,这些都能在易俗社博物馆里找到答案。
 
    易俗社自开办起就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靠顽强奋斗,滚雪球一步一步滚大的。发起人自筹、向热心者借贷、有识之士捐赠。鲁迅、于右任、邵力子等名人曾经伸出援助之手。少自五十、多至一千大洋,帮助这所全新的文化艺术学府渡难关,求发展。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易俗社110年历史已历经19任掌门人。从起初的社长与社员在自有土地上种粮种菜,到新时期开办商铺营业,贴补经费的不足,每个时期的发展都充满着“艰辛”二字。

 
    “我只有守好这个家”
 
    冀福记,易俗社第十七任掌门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商洛剧团已经是大名鼎鼎了,编导演与剧团团长集于一身,主持创作主演了商洛花鼓《六斤县长》、《屠夫状元》等现代戏和古装剧,影响深远,在全国出了名。
 
    1985年,他被热爱戏曲艺术的陕西省领导抽调到省城西安,接续易俗社领导工作,冀社长一当就是20年,成为易俗社历史上 时间最久的老社长。
 
    这时候恰逢改革开放大潮汹涌澎拜,各种外来的时髦的文化载体冲击着传统文化市场,戏曲舞台失去了多数观众,易俗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紧接着社内三百多职工每月工资也从最初的百分之九十锐减到到百分之四十,而且常常不能按时发放,社内发展陷于异常困境之中。
 
    剧社走向市场,文化向经济让路,是当时时兴的潮流。位于西安市主城区核心地带的易俗社自然成为许多开发商觊觎的对象。
 
    一天,冀社长遇到一位夹着皮包的外地商人,他说话财大气粗,想和易俗社联合开发,要求把易俗社的办公院和小剧场腾出来,拆迁后建成十层大楼(城市规划规定钟楼附近不能高于十层),倘若在协议上签字,将会拿出30万元作为酬谢。冀社长毅然决然说到:“谢谢你,我是个看门的,组织派我来,我只有守好这个家,没有权力签这个字”。
 
    面对对方的执意,冀社长进而又说到“如果硬要我这样做,你就让市委市政府发文,否则我难以上对易俗社老前辈,下对不起后来人,谢谢你的许诺。”
 
    东京惠民演出的启示,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如何唤醒万千戏曲观众,传承秦腔文化艺术。冀社长在一次赴日文化交流后受到启发。
 
    1992年,应日本文化代表团邀请,西安市政府委派冀社长为团长率领中国代表团赴东京,进行文化交流。
 
    歌舞伎和易俗社的秦腔一样,最早也是传男不传女。歌舞伎、能乐是日本三百多年前的传统文化,和我国的戏曲一样也面临着发展问题,理解和欣赏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少,日本文化艺术界尝试改革,留下古典中的精髓,加入了创新元素。
 
    大家在访问中看到,日本文化艺术工作者排练了渗透着歌舞伎、能乐艺术的古典折子戏,宣传大和民族孝道文化,向东京400万中老年发出免费看戏的“请柬”,古老的歌舞伎、能乐连演三十年而不衰,每天两场,场场爆满,令人十分震撼。
 
    振兴民族戏曲,日本东京能这样,中国的秦腔怎么办?我们的百年老剧场如何发挥作用?
 
    文物说话初心永恒
 
    瓦楞上已经布满苔藓的易俗社老剧场,建筑风格古朴雅致,其历史早于易俗社12年,曾经接待过无数名人骚客前来看戏。鲁迅先生连看五场留下了“古调独弹”的珍贵墨宝,成为绝唱。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杨虎城先生为了绕开视线,将守在西安的蒋介石嫡系军官请到这里连看三天三夜大戏,取得了西安事变的巨大成功。无疑,易俗社成了英雄们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二战场。
 
    长期以来,老态龙钟的老剧场由于通风条件差,年久失修,除了中间12根大红明柱,其他屋架已经被白蚁等腐蚀一空,十分可惜。还有那些珍贵的资料也在潮湿低矮的房间里被散乱着,眼看着一天天将会失去原始的风貌。
 
    冀社长回国后,将易俗社老剧场、资料室修复完善,以及根据东京传承古典文化的做法准备在秦腔领域进行大胆尝试的想法,向市政府领导一五一十作了汇报,得到支持,但前提是财力有限,尽量依靠招商完成。
 
    冀社长四处奔波,寻找外商,终于找到了美籍华人石培铮先生,石先生是个戏迷,也在东京看过民族性很强的折子戏。
 
    千载难逢,两个人的想法,一拍即合。由石先生出资,负责修旧如旧老剧场;冀先生负责排练弘扬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秦腔剧目。
 
    在省市文物局指导下,老剧场按原结构配置木质屋架加以修复,装修之后,准备也像东京一样面对西安市60岁以上老人“祝寿”演出。
 
    由冀社长主持排练宣传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新编历史剧《大拜寿》一台大戏,还有两台折子戏,终于与观众见面,重新恢复了易俗社周周有本戏,隔天有折子戏。受到了数以万计观众好评。
 
    按照西安市招商引资政策,引资者会受到一定比例的奖励,但冀社长分文未取,石先生再一次被感动了。
 
    “好了,我投资修建剧场建设的600万元,算是捐赠给你们了”。被冀社长无私奉献精神打动后的石先生,看到易俗社财力捉襟见肘,只是在灯光音响幕布、座椅的建设上拿回了20万元。
 
    真可谓老树发新芽,至此,易俗社老剧场犹如一个充足了血液铆足了劲容光焕发的老人,坚持惠民演出十数年。
 
    冀社长完成老剧场建设修复后,接着开始重新整理百年秦腔资料。他多次打报告,终于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怀,拨款修建了专门用于保管资料的二层楼资料室办公院。又从兰州大学图书馆调来了社里多年调不进来的亲属杨玉焕专家,使多年来纷杂的资料整理成册,有章可循。
 
    集编导演与掌门人于一身的冀福记,不但修复易俗社老剧场,重整资料室,还为老艺人陈妙华等近百名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及时发现热心培养了惠敏莉、李淑芳等一大批后备艺术人才,为易俗社薪火相传、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和冀福记同年出生、个性鲜明的陈忠实是中国文坛的一员宿将,生前对于秦腔有着不解之缘,他曾这样评价冀福记“看他的戏真是永久性记忆,他不仅演的出神入化,编戏堪称大手笔,歌舞戏《秦俑魂》和《杨贵妃》从中国演到十数个国家,且成为北京奥运会特选节目,我说他是戏剧状元不是戏说”。
 
    年近八旬的冀福记没有闲下来,他虽然走起路来一闪一闪十分吃力,还关心着易俗社的发展,前不久,为了给秦腔博物馆添置家当,他被市政府领导亲点,北上京沪,南下广州去考察,跑来跑去不输年轻人,大家都深受感动。
 
    “易俗社老剧场,易俗社博物馆,是国家文物,是记得住历史的活化石,依靠历史文艺院团打造起来的街区,在我国不多,至今没有一个向这样完整,这样具有上百年历史与现代商旅结合的弘文巨著!”老社长冀福记这样说。
 
    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掌门人陈彦曾经说到“每每从易俗社门口走过,我都要产生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作为业内人,他和许多关心戏曲的专家学者、普通民众一样,也有着深深的焦虑和叹息:这个百年老店,这个风雨兼程、诲人不倦地诉说着世道人心的百岁老人,到底还能活多久呢?
 
    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要求。今天建筑面积近百亩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应运而生,保护与发展并举,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大家还有什么担心呢。

 
   百年初心映古城。易俗社博物馆前老院子栽着三棵树,两棵玉兰矗立在海棠的两旁,据说这棵海棠树已经三十多年了,它是易俗社的社树,它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易俗社精神诠释得恰如其分,旷日久远。
 
   现任社长惠敏莉说到,老剧场、博物馆对外放,让文物说话,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历史,我们责无旁贷,第一保护好,第二传承发展好,将更优秀的文艺作品呈现给观众。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