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孙维 用责任担当传递正能量   

www.peopletop.com.cn(2018-09-06)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她是全国人大代表,六年履职路,她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关注弱势群体、丝路建设、就业创业……

 
  她是全国青联常委、陕西省青联副主席,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持续性创业以及流动艺术青年职业发展环境等青少年发展和青少年权益维护。
 
  她还是一名节目主持人,在国内外上百个地方主持了两千多场大型活动,手握话筒放大民声,解读政策,推介中华文化,传播公益事业。
 
  她就是孙维。全国“两会”时,曾因高颜值的照片被媒体广泛传播,被网友贴上了“最美人大代表”的标签。“这个标签出乎意料,弄得我很忐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更希望大家关心我的建议。”孙维说。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她始终保持正能量的形象,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而在工作中,孙维更加追求尽善尽美,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这些年,除了兢兢业业完成主持、推介的工作,她还时时关心老百姓的事儿,关注国家的中心工作,不断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群众建议,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文化先行、组建大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建议,在六年的人大代表履职中,孙维共提建议24件,大部分都得到了分管部门的回应和采纳。多年来,她身体力行,毫不懈怠,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不忘初心 践行梦想 让主持事业汇聚更多正能量
 
  孙维出身于一个音乐世家,她的父亲、大伯、大妈都是音乐家,著名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南泥湾》《蓝花花》的原唱者贠恩凤就是孙维的大妈。贠恩凤曾先后四次见过周恩来总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也非常喜欢贠恩凤的民歌,还专门题词,鼓励她“唱群众喜爱的歌曲,做群众喜爱的歌唱家”。
 
  在一个音乐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孙维有较深的音乐功底和艺术领悟能力,师范院校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西安交通大学的附属小学做了一名音乐老师。可以说,对于播音主持这一行,孙维不是科班出身,但对这个行业的喜爱和天分在她小的时候就开始显现。“小学三年级,老师让我们写日记,长大了想做什么?那个时候还没有节目主持人这个称谓,我说想当一名报幕员。”
 
  1992年孙维梦想成真,考入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603频道,成为了一名广播电台主持人。两年后,她又考进了西安电视台做主持人,到如今在这里,她已经坚守了二十多年了。这些年的主持生涯,并没有减退她对于这份事业的热情,“我爱主持人这份职业,喜欢舞台上那种与观众息息相通、亲切交流的感觉。我对主持,所有的经历与情感都源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二十多年来,孙维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她先后主持了两千多场大型活动,内容涵盖多个领域,数次赴国内外主持宣传推介活动,创下“四个最多”:代表西安市与外地合作主持活动最多,担纲西安大型节目最多,参与公益活动最多,代表省市赴外地推介活动最多。孙维的朋友们无奈的称她生活中就只有工作,不是在主持就是在去主持的路上。
 
  被授予“陕西省终身旅游形象大使”的孙维到过国内外上百个地区推介宣传陕西旅游。每次推介,孙维都以满腔的热情倾诉着对陕西这片厚土的热爱和眷恋,赋予每一场活动最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了熟记演讲词,她在繁忙之余利用零碎的时间背词,别人聊天时她在背,等红灯的时候也在背,甚至在洗澡的时候还在背,每一场推介会,都不会重复同样的内容,一口气50分钟的旅游推介词全部脱稿。
 
  孙维执着于爱残助残的公益事业。每年8月11日全国残疾人日和8月25日全国残疾预防日,孙维一定都会去为残疾人朋友送去慰问,和残障人士一起举办活动,这些原本自卑的残疾人朋友一开始连门都不敢出,在孙维的鼓励和帮助下,现在能积极参加活动,上台参加诗歌朗诵。看到他们的改变,孙维非常欣慰,“他们是我的‘男神’、‘女神’,他们的乐观、坚毅、执着、奋斗同样感染和激励着我。”孙维激动地说。
 
  丝路上的“读诗使者” 讲中国好故事 传播中国好声音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生于长于丝绸之路上的古城西安的孙维一直深切关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孙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先行》建议。“提出了这个建议后,我就想,除了举办各种活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推动。可怎样才能介入呢?有一天,我突然就想为何不用我的声音来表现?”于是在2015年7月19日,一个搭建在互联网上、传播丝路文化的平台,分享诗歌魅力的精神文化产品“e路诗语”诞生了。
 
  在线上,“e路诗语”邀请使者孙维以读诗的方式,用三年的时间,推出了500多期节目,为奔忙的人们,探寻出一片让灵魂栖息的线上诗意空间;在线下,“e路诗语”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以传播经典诗歌文化为己任,通过走进高校演讲、参与诗歌音乐会、邀请文化名人举行诗歌研讨座谈会、策划全民读诗等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在校园、医院、军营、艺术馆、火车站等地,都有“e路诗语”的身影,它在略显浮躁、空洞的生活里,营造出了共同阅读诗歌、接受文学滋养的氛围。
 
  “品味经典、对话青春”——“e路诗语”进百校系列活动启动以来,在陕西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联、省青联、省少工委的支持下,已走进多所大中小学,涉及朗诵艺术鉴赏、美文赏析、古代及现当代文学作品分享、音乐及美术作品欣赏、陕西文学发展、红色文化继承等领域,活动在与经典共鸣中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气神,用阳光的、美好的、高尚的思想为青春导航。
 
  对于“读诗使者”这一身份,孙维说: “诗是有味道的,诗是有力量的,诗是有梦想的。向世界传播正能量,讲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的读诗使者,这是我人生当中最幸福的事情。”
 
  “找到青年、看见作品、保障权益” 让艺术青年不再“漂”
 
  作为全国青联常委,孙维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业就业、青年电商创业等青少年发展和青少年权益维护问题,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孙维又提出了优化流动艺术青年职业发展环境的建议。
 
  孙维在这几年的调研中发现,随着近年来青年群体日益分化,青年从业方式更加多元化,许多热爱艺术的青年选择将艺术创作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毕生追求。而由于大城市才有相对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发展空间,这些青年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北京、上海等地,成为流动的艺术青年。经过多年发展,这一群体快速壮大,已经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些处于漂泊状态的艺术青年“随艺而居”“随工居”的生存模式特点鲜明,创作于个人画室、穿梭于剧场、献唱于各大酒吧、奔波于剧组、跟随各类演出团体成为生活常态。
 
  对于目前艺术青年职业发展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孙维指出,“工作、收入不稳定。由于专业特殊性,大部分艺术青年只能选择自由职业。艺术青年既要创作又要考虑生存问题。这些青年人的职业发展平台少。大部分艺术青年处于成长初期,其作品缺少进入市场的‘敲门砖’。而且他们的权益时常受侵害。艺术青年多徘徊于组织、体制之外,他们与文化企业属于雇佣关系,艺术青年的作品被盗用或受到不正当商业利用等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件经常发生,由于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维权渠道,往往无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孙维认为:从事艺术最难走、最煎熬的是起步时期。如果缺少可持续、公益性的艺术资源、生存资本,艺术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会承担很大压力。
 
  对此,孙维提出了三个建议:
 
     一是让青年“找得到”。建议文化部、中国文联等可在北京通州区宋庄、朝阳区798这些艺术青年聚集的地区成立行业协会,鼓励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与基层艺术青年的联系,普及宣传相关政策,提供交流平台,为他们搭建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社会融入等服务平台。
 
  二是让作品“被看见”。以落实《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为契机,为优秀的青年艺术作品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设立面向艺术青年的基金会、赛事、展览等,建立公平公正的评选机制,广泛吸收优秀作品,扩大青年作品的获奖机会。为优秀作品的演出、展示搭建平台。
 
  三是让权益“有保障”。积极推进户籍、社会保障、职称评定、人才培养使用、公租房制度等与艺术青年利益相关的政策改革和制度设计,为其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规范艺术创作相关的知识产权,进一步明确标准,畅通维权渠道,营造尊重原创的良好风气。
 
  这些建议都是孙维这几年沉下身去调研的结果,她常说:“作为主持人,手里握着话筒,如果把这些精神吃透,把社会的调研做充分,并带给身边人与屏幕前的观众,相信能够带动大家。我希望自己好好地传播,相信下一个五年,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