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王西京谈重大题材创作之三:国画《春潮》的创作如何实现突破

www.peopletop.com.cn(2018-04-19)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记者张栢溪)3月12日上午,西安中国画院三楼美术馆人气爆棚,著名画家王西京为学员及画院画家做了题为《重大题材创作的国家气象与民族精神》的讲座,这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人才培养项目“丝路文明”美术创作人才培训班举办的系列讲座之一。王西京以他创作《戊戌六君子》《春潮》《黄河,母亲河》等重大题材作品为例,分享了他的选题立意、搜集素材、布局构图、表现技法等经验,并对一名画家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生活积累、文化自觉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
    《兰台艺术新观察》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本篇为第三期,在本期内容中,王西京向大家介绍了国画巨作《春潮》创作中自己思考、分析、展现的全过程。
   王西京一直从事重大人物题材的创作,当年曾历时近一年完成了堪称史诗性国画巨作《春潮》。以下内容则对这幅作品创作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这个典型创作案例揭示出的一个道理就是:对于画家来说,你的境界有多大,你的作品就有多大的境界。
 
  王西京:《春潮》这幅作品是04年交给我的一个任务,当时告诉说这幅画画完以后最后要永久陈列,要成为一个标志性作品。我接到这幅创作任务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到的是压力,因此创作压力很大。
 
  在接到这个创作任务的时候,我就把人物一生的回忆录,还有人物文集全部浏览反复观看,在里面找灵感,思考怎么画。按理说画人物肖像是我的强项,我要说画肖像画,给人物后面随便配一个什么东西,这画也就成了,谁也不会说这画差,因为我相信从造型、规模上面不会说是多么差,但是那能好到哪去?我既然是放到纪念堂进行永久性展示,一定要画出别人画不到的,别人想不到的,大家站在你这幅画前就觉得这幅画值,这幅画就应该挂在这里。不然别人会说那是什么画,这画也能挂在这里?纪念馆每天要接待多少万人,这就是压力。
 
  我翻阅了大量资料,苦苦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把人物的一生先画出来40幅,有战争年代,有解放后站在那画圈等等,但最后都不满意,因为它还是有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是它只能展现那一段历史,涵盖不了他的一生,太具象了它的容量反而小了,因为你只能说明这一个片段。
 
  就这样,前后九个月我没定下来怎么画,天天都在想,天天都在思考,还是没有达到我自己想要追求的一个高度。眼看就只剩两个月,没有多少时间了,再翻他的资料、他的照片,最后在一张照片上受到了启发。
 
  老人每年都要去北戴河带着家人游泳,他有张照片是他凝视着大海,这张照片看了以后,心里一下就想起了老人与海的故事,他非常热爱海,特区的设立,南巡讲话也是在海边,他去世以后的骨灰也是洒向大海,他这就是老人和海的故事。这个还海可以是一个形象的符号,这个还容量很大,海乃百川,它代表着胸怀。
 
  而且海的波浪海的潮汐又代表着一种时代潮流,大潮势不可挡。这个海它一方面是一种抽象的,另一方面也是具象的,也代表着老人在海边渡步与思考改革大潮。画里面的浪也是他内心的描写,也是在警示中国改革的大潮,还有种势不可挡的强大冲击力,浪的起落也代表着老人一生中的几起几落。
 
  这样一种思想确定下来以后,就开始进行制作。这幅画将老人的几张照片综合以后,再创作,所以这幅画完成了以后,当时在中国美术报上有一个标题称之为“重大突破”。
 
  因此,画家不要老俯在案子上画画,老觉得画画只需练好笔墨。笔墨功夫要练,但还要有思想的境界,你要关心国家的事情,要关心民族的事情,要多读读书,读读历史,多从我们这个文化本体去琢磨,对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样下来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是不一样的,你的境界有多大你的作品就有多大的境界。
编辑:新闻网西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