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中共新领导集体履职满一月 改革反腐成关键词

www.peopletop.com.cn(2012-12-15)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
  西部新闻网讯 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履新已整整一个月。一个月来,从倡实干新风到释改革信号,从议经济转型到显务实外交和强军思想,新领导层在紧锣密鼓的工作中起步。盘点一个月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日程,在党建、改革、经济、外交、军队建设等方面的思路日渐清晰呈现。


  整顿作风、疾言督反腐 从严治党显“实干”决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当选后的首次亮相中,以一句“打铁论”表露新一届领导层从严治党的决心。一个月来,从反腐倡廉到匡正党风,新领导层将党的自身建设作为工作开局的“突破口”。


  11月17日,刚刚履新的习近平就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说警示全党,并再次强调腐败对于“亡党亡国”潜在危险。之后,多位中央高层密集高调发声反腐。中央纪委就反腐倡廉工作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谏言分析。


  在中央高层厉声反腐之际,一个月来,包括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在内的十余名地方官员的因涉嫌违纪被查,各地严厉整肃官风官德的“提速反腐”现象获得民众赞许,媒体也将从中央到地方掀起的这场“反腐风”,解读为中国反腐“动真格”。


  “中央这次对十八大以后反腐倡廉有一些新的思路,要出台一些新的举措。”参加中纪委专家座谈会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这样表达了自己参会感受。他说,中央明确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特别是要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些要求都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公众和全党的郑重承诺。


  在从严治党方面,除了反腐风暴,新领导层履新以来,从习近平对“中国梦”平实亲切的表述,到李克强、王岐山开会时重视草根意见、摒弃官话套话的务实态度,高层领导率先垂范的诸多“执政新风”亦备受好评。这些改文风、转会风的新风向在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规制成文,成为全党“铁律”。


  在这次会议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中,无论是“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等规定的细致坦率,还是“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坚定决心,均直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顽疾,受到民众广泛支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近平在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的一句话,一个月来这句话也被其多次提及。分析认为,中共新领导层履职以来,厉言反腐、整顿党风的系列动作,都体现了从严治党、务实奋进的执政思路,而这也将会表现在中共新高层未来施政的各个方面。


  频释信号促改革新开拓 路径兼顾“顶层”与“基层”


  十八大闭幕后的一个月来,“改革”一直是中外媒体观察中共新领导层工作开局的一个关键词。改革开放30余年,崛起中的中国如今再度面临诸多发展瓶颈,在改革步入攻坚期、深水区之际,履新的中共领导层如何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如何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备受世界关注。


  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特别强调,“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11月21日,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又以“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等措辞阐明改革的决心。


  此外,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将履新后的首次离京考察选在广东,在邓小平“南巡”20周年之际,此行象征意义明显。在广东期间,习近平一路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指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深圳,习近平还特意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以示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对此,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分析,习近平此举意在推进中国新30年第二期的改革开放,“从30年前改革开放举起旗帜的地方做起,这是习近平此次行动的意义,经过30年的发展,时下的中国需要一个新的改革开放。”


  “目前推进中国改革的阻力还是来自思想观念方面,党内外对于改革要不要深入进行,如何深入进行还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此外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也是推进改革的阻力。”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洪向华表示,十八大已经明确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新一届领导集体如何推进中国的改革,有何新的思路就显关键。


  其实,对于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整体思路,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期间就给出了明确信号,他表示“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并强调“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在11月21日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也表示,下一步的改革,不仅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既要有灵活度,也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关于处理“顶层”与“基层”关系,及“打破利益格局”决心,习近平、李克强对于改革路径的相同表述,也体现了新一届中共高层领导日渐清晰的改革思路。


  分析认为,前30余年的中国改革,以“摸石头”为特征,今后的改革由于有了理论、经验支撑,会更系统、更全面,优先进行顶层设计,理性选择路径,科学设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少走弯路。同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基层实验获得成功后,再全面推进,行稳致远。这是一场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改革。


   经济谈话频提“忧患意识” 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紧迫


  十八大之后,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怎样定调明年宏观经济政策,领导层履新之后已就此展开密集调研。此间,他们对于中国经济的诸多表述,也被舆论聚焦,以此观察中共新领导层将如何着手“操盘”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1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明年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


  习近平履新伊始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这些“定调”言论被舆论解读为:中国的发展,已到必须“挤水分”和“没有水分”的阶段,“没有水分”的高质量增长已成中国经济顶层制度设计的要求。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之后不久,习近平就赶赴广东调研,并于9日在广州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对于这次调研,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已变得十分紧迫,而习近平南下广东亦显示中央希望广东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精神继续探索开拓。


  在广州召开的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就当前经济形势,习近平指出,“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强调“增强忧患意识”以及“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提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而这里的“忧患意识”、“稳中求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表述,在十八大之后的这一个月里已被习近平多次提及。


  “近两年,中国经济出现波动,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这种情况已经让全国人民开始担忧。”张希贤分析,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3年如何让经济摆脱困境,让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这已是新领导层开始思考的问题。


  而对于转变经济结构,赵振华指出,中国的经济结构确实存在深层次矛盾要加以解决,如果不解决,中国的综合国力难以再上新台阶,资源消耗多、浪费高的问题难以解决,包括环境保护的问题也难以解决,所以现在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实是刻不容缓。


  向世界传达中国善意 务实作风凸显为民外交


  一个月前,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在其讲话的最后提到了“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这句话也成为中共新领导层对于中国与世界发展关系的首次阐述。


  十八大之后,当外界纷纷聚焦分析新阶段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风向之际,12月5日,习近平在北京与来自16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举行了座谈。由于是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外事活动,这场座谈会备受世界舆论关注,习近平也利用这次机会阐释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和外交政策。


  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并强调,中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他再次阐释了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指出“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


  “中共新一届领导人以会见外国专家的方式,开展自己的外交工作很有寓意,这是中国高度重视公共外交的表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到了“公共外交”,习近平将自己履新的第一场外事活动定为与外国专家座谈,表明中国越来越重视民间合作,注意增加和夯实外交的社会基础。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秦亚青也表示,习近平通过外国专家,用平实友善的语言和谦逊务实的态度,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对外友好开放的信息,这种效果比正式的演讲要好得多,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共高层对民、为民、与民众接触的外交思路。


  而对于习近平关于中国对外政策的诸多表述,秦亚青分析,习近平的讲话表明,新一届中共高层将继续秉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些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此外,讲话中还透露出一个信号,就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责任和利益都在扩大,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会“损人”,但是也会注重保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对于在外交领域中共新领导层在未来所面临的工作,秦亚青分析,在全球治理领域,怎样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在全球战略安全领域,如何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怎样把中国自身的事情做好,让世界感受到一个有希望,有前途,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这都是中共新领导层在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强调军队听党指挥 按实战标准抓军事斗争准备


  对于未来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十八大闭幕后,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决定习近平为中央军委主席。在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中国安全环境出现诸多新挑战的现实背景下,中共新领导层将有哪些“治军”思路,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后十八大时期”的一个焦点。


  11月16日,习近平在履新的第二天出席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这也是其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之后出席的首场军方会议。习近平在会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全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同时习近平要求,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全面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此后一个月内,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军事斗争准备以及提升军队的实战能力。


  12月5日在会见第二炮兵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时,习近平强调,第二炮兵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他要求部队,“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强调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


  12月8日和10日在广州战区考察时,习近平深入到海军南海舰队“海口”舰、某集团军和广州军区机关考察,这也是他履新之后首次深入到军队基层。


  期间,习近平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此外,他又一次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指出“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 同时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并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解放军建军以来的坚持传统方针和原则,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被强调,而和平时期下,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一个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解放军对于军事斗争准备常抓不懈,并且根据不同阶段形势变化,对军事斗争准备有所侧重。” 国防大学教授王晓辉分析,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履新以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根据自身使命要求,对于中共传统的军事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有强调也有坚持。


  王晓辉认为,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在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中强调的“抓实干、少空谈”工作作风也会体现在军队建设中,“习近平主席有基层的军队工作的经验,在今后领导军队建设中,其‘重实干’的务实态度也会进一步体现在深入部队基层调查研究,抓军队的实践工作,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

编辑:西部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