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政策微刺激 民资添活力

www.peopletop.com.cn(2014-10-28)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伴随201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出炉,7.4%的经济增速比去年有所回落,经济缺乏活力,有效需求不足,而埃博拉病毒的蔓延也使得全球经济在复苏与回落之间反复焦灼。甚至因结构调整遇瓶颈,各机构都下调了中国经济全年的增速预期在7.1%至7.4%之间。

  综合来看,中国政府不再纠结于增速的回落,逐渐适应了“新常态”的特征,把心思放在转型和改革方面,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减税等。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因经济数据都在预期目标内,财政和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动作,将继续保持稳健基调。未来经济增长的活力更依赖于生产率的提升,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让民间资本活跃起来。

  财政政策大体保持积极基调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新增就业岗位稳定,各界普遍认为政府不会出台强刺激政策,会以微刺激为主。世行专家甚至建议,中国要加快改革,不能只依赖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推动增长,要通过消费、创新和生产率提升来推动增长,改变目前依赖于外部需求和投资的模式。

  财政部财科所综合政策研究室主任罗建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从最近的经济数据看,三季度GDP增速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8月份的6.9%回升至8.0%,但制造业仍处于低迷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只有16.1%。这些指标都在预期的目标内,所以财政政策在民生领域的投入还是保持积极,其他领域大体保持积极基调。”

  对于未来的财政体制改革走向,罗建钢表示,财政稳增长的主要举措仍然是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财政改革的三件大事包括:首先,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预算要全面规范公开透明,在预算审核、重点支出、预算平衡机制、财务报告、债务管理、转移支付等方面都提出改革新举措。

  其次,要完善税收制度。对重要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都要在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下进行改革。这其中每一项税种的改革都牵涉到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单是“营改增”,其减税效应静态计算总计应有几千亿元的规模。消费税主要是扩大范围。个人所得税扩大综合征收范围,缩小分项征收范围。房产税扩大到个人住宅。扩大资源税范围,实行从价计征。排污收费改为环境税,可通过税收的权威性来强化对排污行为的约束,促进国家环境治理能力提升。

  再次,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事权履行重心过度地下移,容易引发国家治理风险,适度上移事权履行,并相应上移支出责任是必要的。因此,在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中央事权、中央地方共同事权和地方事权的划分,为进一步明晰事权履行和相应支出责任指出了明确的改革路径。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经济目前缺乏动力,财政政策支持应主要转向结构方面,包括财政贴息、税收改革政策推进等。近期政府在投资层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发改委批复的项目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在短期经济承压的背景下,通过加大结构领域的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政策路径已经明确。”

  从基建项目的选择看,国家发改委批复的8个项目包括黔江至常德、商丘至杭州、郑州至万州的“一横两纵”三条铁路和吉林、青海、内蒙古云南贵州五地的民用机场。项目涉及资金达到1500亿元。“如果以三年建设周期计算,考虑基建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这些项目可以额外拉动基建投资增速1至1.2个百分点。对于稳投资、稳增长都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诸建芳说。

  货币政策仍保持定向宽松

  在货币政策的走向上,各方观点不一。汇丰银行等机构均认为,货币政策应该进一步宽松。汇丰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货币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宽松,降息不失为刺激有效需求的良策。”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吴庆认为:“政府不要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保短期增长,而是应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

  10月举行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传来消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基本稳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此前也表示,“近期一些经济先行指标回落显示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货币政策仍需微刺激,能不降息就不降息。因为降息是强刺激信号,央行还有很多其他手段可以用,比如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

  诸建芳判断,货币政策在今年年内还是以定向宽松为主,短期内不会实施全面宽松的政策。根据季节规律,预计10月信贷会略有下降,增长6500亿元左右;社会融资总量预计达到1万亿元左右;而M2增速预计略有回升,预计增长13%左右。

  引民资对长期增长潜力有意义

  基建项目已经启动,但从我国目前的财政收支情况看,工业和地产低迷使得财政收入不达预期。1月至9月财政盈余仅20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还少4000亿元。即便是考虑到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使用,四季度财政支出力度也受到一定限制。货币政策不会再像2008年那样“放水”,如何解决项目资金的来源?

  在诸建芳看来,“项目资金可能多元化募集,除了财政直接投入外,可能也会通过发债、引入民资等多种渠道进行。四季度基建投资有望从目前21%的水平回升至25%左右,有效对冲地产投资下滑的负面影响。预计四季度投资将回升至17%左右,使得经济平稳运行在7.4%左右。”

  10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新重点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高盛最新报告称,政府显然愿意采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以较低的利率提供更多资金。过去两个月里央行已向商业银行注入规模为8000亿元左右的短期流动性,这至少会降低年内的资金成本。财政支出增速也从8月份的6.2%加速至9月份的9.6%。

  报告显示,近几周政府透露出监管地方平台借贷的意图,表明政府希望将资金来源从地方平台融资转向民间资本等渠道。新的融资过程可能比地方平台借贷更加透明,可能有助于减少腐败和因为不透明导致的系统性不稳定风险。

  “允许民间资本管理市政基建项目可能会向民间资本提供额外的动力参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这可能会提高项目效率,对长期增长潜力具有积极意义。”高盛对此表示,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政府还将推出融资改革措施,包括提高地方政府收入比例和提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限额。

编辑:西部新闻网实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