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990925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民公益 > 正文

看金蚕之乡如何兴业富民

www.peopletop.com.cn(2018-04-26)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看金蚕之乡如何兴业富民
   春来开新景,实干担当行。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之美誉的石泉,是如何发展产业,让群众鼓起了腰包呢?
   “培育主体、做实技术、注重市场”,这是石泉的回答,石泉立足当下,紧抓产业扶贫关键,破解增收难题。
   培育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主动兴业
   “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不但给我们贫困户分配股权,还给我们分红!”合一村贫困户刘文进接过今年分红的钱满脸笑容地说道。在池河镇合一村高山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召开的首次全体“股民”分红大会上,57户贫困户摇身一变变为“股民”,通过合作社争取资金发展项目“配股分红”2900余元,村民看到了希望,发展信心更足了。
   合一村高山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购买籽种以低价或免费发放给贫困户种植,并将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的各类作物“配股”给贫困户,让贫困户负责日常管护,在合作社劳务赚取工资报酬,一年下来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
   而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嘉晟有限公司,已在石泉落户了九个年头,这个以蔬菜种植、储藏、加工、营销及冷链配送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从原料依赖外地输送到生产基地遍布全县11个镇,逐渐走出了一条订单产业助脱贫的富民之路。今年,嘉晟公司面向全县11个镇53个村发展了辣椒、糯玉米、南瓜、香椿、阳荷姜等10项订单产业共计17500亩,预计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
  在产业发展实践中,石泉立足实际,优选一批经营效益好、经济实力强、社会责任心强、覆盖贫困户广的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大力推广“公司(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户通过“三变”改革、“两带一分”发展模式参与投资、经营、分红,形成购销关系 稳固、利益联结紧密的链结机制,把农村生产领域更多地留给贫困户。
  做实技术培训,指导贫困户科学兴业
   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根本,针对贫困户普遍文化水平有限、缺技术、没能力承担风险等现状,石泉县把产业扶贫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专业技术培训这个“根”上。
  “老师讲的很好,以前我这技术不熟练,干制的黄花菜颜色跟这个一二等的确有些差别,等黄花成熟后,我会按照老师说的,控制干制时间节点,菜的采摘长度,希望做出更好更优等级的黄花菜,卖出更高的价钱”。石泉后柳长兴村三组村民张吉意开心地说。在张吉意家中,技术员老师就他家采摘的黄花菜时间节点,干制技术、菜的等级进行了讲解,详细说明了一等菜系、二等菜系等分类标准,为农户们上门服务,送去黄花菜增收“小技巧”。
  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石泉县农广校多次组织全县各镇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等农民群众参加职业农民培育特种种植培训班。
  城关镇太平村村民胡录兵经过培训后,成功通过考试考核,成为一名天麻类初级职业农民,工作队就安排他负责天麻繁育制种基地管理,在太平村,像胡录兵一样通过培训考试升为职业农民的还有6位,工作队让他们每人带动2至6名贫困户发展天麻产业,并从技术、生产、销售三方面全程跟踪服务。2017年,太平村种植天麻量达8000平方米,带动21户贫困户参与种植。
 
  “天麻种培育出来之后,除了全村贫困户要栽,村委会要栽,前来取经学习的其他产业户也会批量购买,我们按市场价35元将育种售出,按8千斤计算,仅育种一项就可收入20余万。”起初,胡录兵对制种后的销售还存在顾虑,现在,看着每天前来学习咨询和预定购买天麻种的人络绎不绝,胡录兵心里的石头一下子就落地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石泉县委、县政府为不断加大产业投入力度,统筹和动员社会各类科技资源,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服务,按照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的总体要求,发挥现有农技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分产业类别开展“联合、订单、定向”培训,确保每个产业贫困户掌握基本的产业发展技术技能,整合人员、资金为产业扶贫配套相应技术力量,确保每项产业配套5—20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每50户有一名技术人员负责包联。
   注重市场营销,助力贫困户放心兴业
  “农村电子商务可促进农产品变商品变现金,你们有什么发展计划和措施?”
  “县供销联社将加强农村电商网点建设,着力打造电商品牌,培育和引进电商人才,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用好电子商务奖补资金,建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这是在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产业扶贫视察座谈暨询问见面会上县人大代表周育仕与供销联社主任的问与答。
  受地域影响,长期以来,“多、小、困、散”是石泉农村农产品的贩售困境。过去,农村养殖鸡都是散养,吃农家菜、喝山泉水,鸡蛋营养价值高,但由于农村人没有销路,电商人才缺乏,农产品只能就近进行线下销售,有时候还会出现些许滞销。石泉作为农业大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如何把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卖出去,让“产品”变为“商品”,成为解决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石泉引入农村电子商务,开通了一条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打破了传统销售方式的空间界限,让农民可以避开本地狭小的市场制约,走向更大的市场,掌握销售的主动权,渐渐地,当地开始专做电商的商家开始多了起来,甚至还出现了一小波年轻人返乡创业潮。
  方世军就是其中一名返乡创业的代表,2015年,方式军辞职回乡创业,投身养鸡产业,成为一名电商人才,利用电商平台,不但推销自己的商品,还为乡亲们代理销售,通过建立微商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加入珍佰农珍品溯源系统,让每只鸡有身份,每枚鸡蛋可追寻,打造良心品牌,并与淘宝店合作,扩大销售影响力。方世军说:“电商的兴起也逐渐成为了当地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石泉县以电子商务为纽带,探索创新“互联网+X+贫困户”扶贫模式,县供销社积极搭建平台,鼓励通过电商销售、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推动与种养基地、贫困户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依托县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石泉珍佰农电子商务平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扶贫网店,重点培育“博硒”“鬼谷子”“木竹山”等一批“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企业品牌,帮助贫困户通过电商网店经销农副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解决卖难买贵问题,促进增收脱贫。2017年以来,全县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企业46家,个体网店100余家,手机微店1200多家,物流企业18家,带动1200户贫困户通过销售特色农产品增收,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李文化 通讯员 胡红莉)
编辑:西部新闻网李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人民头条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人民头条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