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条:人民之声 人民至上 网站热线:1990925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民文化 > 文化聚焦 > 正文

《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首发 收囊近700部剧本

www.peopletop.com.cn(2012-07-17)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安秦腔剧本精编》今首发 收囊近700部剧本

贾平凹

《西安秦腔剧本精编》今首发 收囊近700部剧本

陈忠实

西部新闻网消息:在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实施文化强省“八大工程”的重要时刻,7月17日,大型经典文化丛书《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首发。

《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由西安市政协和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共同策划,西安市政协文史委员会、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出版社、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历经3年多时间最终圆满完成。

该套系列丛书每套计6函、68册,2800余万字,囊括679个剧目,是我国目前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剧本搜集整理保护工程,纵跨百年、横揽西安四大秦腔社团舞台演出本。

《西安秦腔剧本精编》是重要的文化经典工程,有效抢救保护了秦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西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内涵,进一步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抢救编撰篇

抢救性保护

秦腔艺术的精品集大成者

2009年起,西安市政协文史委与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合作,着手策划、组织、实施《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工作。

自此,汇集了编辑、出版、设计、发行各个环节100多人的团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行进。省市各级领导大力支持悉心指导,西安市政协程群力主席、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元统筹协调,为《西安秦腔剧本精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西安市政协文史委组织60余位年逾花甲的老专家,废寝忘食凝注心力,致力打造经典文化工程。

历时三年,终于圆满完成。

启动经典文化工程

让尘封多年的剧本重见天日

剧本,一剧之本,也是秦腔剧目的灵魂所在。然而百年的经典剧种流传至今,却存在着杂乱无章的局面,很多经典剧目甚至濒临失传。剧本散佚流失,成为了困扰秦腔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抢救性保护秦腔,也为了让多部尘封多年的秦腔剧本重见天日,这项经典文化工程正式启动。

花甲专家通宵达旦

精准还原作品原貌

在专家组每个人的心里,都深怀抢救、保护、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面对约三千万字的剧本手抄稿、油印稿、铅印稿,编辑组分为几个小组,采用读听结合、交叉审校的方法,尽可能精准地还原出作品的原貌,包括每场戏、每段唱词、每句念白、原作者、改编者、移植整理者、剧情简介、上演剧团、上演时间等等。

参加本次编辑的专家平均年龄已68岁,每天要审校、修订三四万文字,完成收集筛选、初审初校、集中审校、勘疏补正、规划编辑、三审三校等几个工作程序。不少老艺术家捐赠、捐用了自己多年的秦腔珍藏本、稀缺本、手抄本,支持这项工程。

汇聚百年剧团经典剧目

承载呈现古都秦腔历史

《西安秦腔剧本精编》是一项大型剧本编辑工程。它收录了西安市辖的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四大著名秦腔社团上自清末、下至二十一世纪初近百年来曾经上演于舞台的保存剧本,该套丛书每套计6函、68册,高1.8米,2800余万字,囊括679个剧目,按四大院团分成板块,按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大类的历史顺序编目,承载与呈现着古都西安百年的秦腔史。

找到文化之根

让陕西品牌走向世界

《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系列丛书的出版,不仅从根本上推动了陕西文化的发展,使秦腔成为陕西文化最生动的名片,也对我国其他剧种的保护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同时,它的出版,有利地推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对于中国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这套系列丛书为当代和今后的秦腔创作,提供了非常深厚的资源,对未来秦腔的振兴与发展做了一件坚实的基础性工作。文化繁荣是有根基的繁荣,这套丛书找到了文化之根,精神之魂。

领导专家评价篇

创新传承

丰富西安文化内涵 助推陕西文化建设

前不久,《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系列丛书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国内20多位专家学者及秦腔艺术传人汇聚一堂,对该丛书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丛书的出版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不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秦腔这一古老剧种,更丰富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内涵,提升了陕西文化软实力。

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季国平(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戏剧史博士生导师)

这套丛书是一个宝藏、宝库,集中收囊了近700部秦腔剧本,绝对是个大型的文化工程。《西安秦腔剧本精编》有它独到的意义和价值,对于积累财富、提升信心、振兴秦腔,弘扬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现代经济社会对古老的戏曲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已经日渐式微。然而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陕西人来说,秦腔依然是精神的支柱。在这种大背景下,有这么一个文化工程的面世,非常重大和及时。

丛书文献价值彰显秦腔生命力

周育德(中国戏曲学院院长、著名戏剧评论家)

秦腔生命力的旺盛和繁殖力的强大是中国戏曲史上少有的,这部丛书涉及的是近代秦腔史上的剧本,这部丛书给我们当代和今后的秦腔创作,提供了非常深厚的资源。我们要把这近700个剧目进一步整理、研究,把它与时俱进地加以改造,它就会在我们秦腔的舞台上放出不可比拟的光辉。

传承经典 意义不可估量

陈忠实(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堪称一次巨大浩繁的文化建设工程,显示了一种对秦腔大爱的精神,对秦腔创立和发展有过卓越贡献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创造性活动的敬重,也为今后秦腔的发展奠定一次雄厚的基础,其意义不可估量。

一次令人感动的抢救性保护

贾平凹(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

我喜欢听秦腔,我觉得这是秦人发自骨子里的声音。现代社会中,古老的秦腔遭遇了商业社会冲击,这让我感到痛心。《西安秦腔剧本精编》这样大型的文化工程的问世,这不仅是近700部剧本的收纳,更是对传统秦腔抢救性的保护,我深感欣慰。

秦腔爱好者受益的文化工程

李炳武(陕西省文史馆馆长)

这是一项不朽的世纪文化工程,收录了100多年的秦腔经典剧本,因此它的价值也是跨时代的,把中国百年来走过的历程,从戏剧的角度进行了集中展现。这也是一个让亿万秦腔爱好者受益的工程,对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根基

陈彦(陕西戏剧家协会主席、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是有根基的发展和繁荣,这套丛书找到了我们的根基,是整个戏剧界的大事。丛书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戏剧的尊重。百年易俗社和延安时期的民众剧团及其创始人,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担当精神值得我们传承。这套丛书的出版,就是这种精神的再次弘扬。

构建陕西人的精神家园

刘宽忍(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

这套图书的出版是一项世纪之作,在这项巨大的文化工程后面,有许多文化建设的思考。剧本也应该与时俱进加以整理和提升,再搬上舞台,这个价值和意义更加重大。这套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陕西骨子里面的文化,是陕西人的精神家园。

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

夏泽民(西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文化特色是西安这座城市的灵魂,是西安这座城市的资源。秦腔是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秦腔剧本精编》承载着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这套丛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工程,对专家学者的研究、对秦腔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推陈出新 铸造精品

促进秦腔文化大繁荣

李元(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

本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经过几十位专家学者三年多不懈努力,《西安秦腔剧本精编》集成出版,我对为此倾注心力的各位深表感谢。今年八月易俗社将喜迎百年华诞,曲江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可谓双喜临门!我们一定以这两件文化盛事为契机,推陈出新,加强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不断推动秦腔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前所未有

意义重大而深远

申崇华(西安市政协巡视员)

这是一项大型剧本编辑工程,在西安市近百年文化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我能够参与这一功在当今、利泽后世的大型文化工程,感到荣幸和自豪;我深切感受到,这套秦腔剧本集的出版是值得引以为自豪的,它可以无愧地面对三秦大地,面对古都西安的故人、今人和后人。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人民头条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人民头条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